建於清光緒年間的安氏大院,周邊有上千年的安氏古墓園、300多歲的古樹相伴,是附近安氏宗親的聖地。如今,因“合村並城”,它被“限期拆除”。為此,原新鄭市龍王鄉廟後安村的安氏後人們寢食難安。該村現存的6處留存著諸多區域文化烙印的化療飲食古建築、古墓葬,2011年即被納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,此前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乾渠也為之繞開。如今即將被拆,鄭州市文物局局長閻鐵成也認為“可惜”。(1月3日《大河報》)
  在不久前剛系統傢俱剛結束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,一句“記得住的鄉愁”撥動了很多人的心弦,也給城鎮化規劃者、建設者提了個醒:大拆大建並非城鎮化的唯一道路,高樓大廈也非城鎮的唯一模式,城市也可以有山、有水、有古跡,也可以溫情脈脈。“合村並城”固然是城鎮化重要的一步,然而因此拆除幾百年的古建築,顯然是將城鎮化等同於樓宇林立,等同於“千城一面”。不管什麼原因,古樹、古墓、古宅一旦破壞就永遠消失了,沒了這些,鄉愁去哪兒尋呢?
  拆遷不是政績,規劃應該合理,建築更該長壽。在國外到處都能見到幾百年前的建築,佛羅倫薩400多年的建築至今還保存著,很多人到那去旅游,感覺到時光的穿梭,感受歷史的變遷。意大利人曾驕傲的說,如過古羅馬皇帝醒來,走在大街上一定不會迷路。但是我們呢,多少千百年的古建築經過多少風雨得以保留,如今卻都要毀掉了,或港式飲茶許離鄉二十年再回去都要問路,因為家鄉已然面目全非。
  城鎮化的規劃者、建設者更應該明白,城鎮化要港式飲茶尊重文化、尊重歷史、尊重自然,要“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,延續城市歷史文脈,依托山水脈絡讓城市融入大自然”,這樣居民才能“望得見山、看得見水、記得住鄉愁”。
  古宅、古墓不是單純的建築,而是文化,是沉澱,是歷史留給子孫的根脈和記憶,我們更該去保護和弘揚,而非拆除。還關鍵字廣告請拆遷的官員們手下留情,不要讓五千多年沉澱的文化底蘊,都寫在書里、埋在土裡,留在黑白照片里,不要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再無鄉愁可尋。
  文/吳琪琪  (原標題:拆掉的古建築 記不住的鄉愁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kjof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